118起经济大案金额达49亿追回不到两成
手段,以银行卡欠款等名义的电信欺骗类等。 “招牌式”引资型。借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招牌,假以政策偏向、扶持发展的方式,利用地方政府或企业急于招商引资的心理,实行经济犯罪。方式主要有:打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旗号,以“扶贫办”名义招商引资白癜风缘由类;谎称对项目评估后可引来外商投资的融资评估类。 “特殊关系”幌子型。犯罪分子谎称具有特殊身份,掌握特殊关系,具有特殊渠道,能为受害人解决入学、就业、购房、户口、社保等困难和问题。方式主要有:虚构能买到低于市场价格商品房的优惠买房类;谎称能以少数民族特白癜风应注意些甚么招生等名义办理学生到知名大学就读的入学就业类;谎称能够办理“一次性买断工龄”等情势社会保险手续的户籍社保类。 经济损失追偿率仅为18 法官分析认为,当前涉众型经济犯罪多发多发,构成被害人众多的主要原因是,犯罪分子利用投资需求和投资者经验不足乘机而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闲散资金日益增多,犯罪分子便利用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投资经验不足及盲目寻求高利率的心理,非法吸收、欺骗社会公众的资金。 被骗后,受害者最为关注的是经济损失能否挽回。该院实行局局长苏丽英告知,118起案件的犯法总额到达49亿元,但仅追偿回来8.7亿元,追偿率仅为18,“凸显了涉众型犯法追赃之难”。“亿霖木业”案触及的账户多达几十个,涉及到9个省市,追回的赃款非常有限,大部分被犯罪分子浪费。 在118起案件中,37的案件追偿率低于5,51的案件追偿率低于10,70的案件追偿率低于20,唯一5的案件追偿率高于5。 法官提示投资人要加强防范,理性对待投资,增强甄别能力。投资者对以高额利润为回报或以先付部分货款等优惠条件、让利较大的情况,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分析,不要轻信和贪利。面对高风险高收益投资产品,在购买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是关于风险收益等关键条款;在展开理财、储蓄、证券、保险等业务时,要确认吸储理财的金融机构是否是具有经营业务的资格,对那些“高额回报”、“快速致富”投资项目要冷静分析,辨析真伪。 该院还建议相干部门对推向市场的一些新兴行业(如托管造林业)加强监管,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投资渠道,而不是犯罪者吸纳资金的幌子。